收音機原理就是把從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經檢波(解調)還原成音頻信號,送到耳機變成音波。由于廣播事業發展,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頻率的無線電波。如果把這許多電波全都接收下來,音頻信號就會象處于鬧市之中一樣,許多聲音混雜在一起,結果什么也聽不清了。為了設法選擇所需要的節目,在接收天線后,有一個選擇性電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號(電臺)挑選出來,并把不要的信號“濾掉”,以免產生干擾,這就是我們收聽廣播時,所使用的“選臺”按鈕。 選擇性電路的輸出是選出某個電臺的高頻調幅信號,利用它直接推動耳機(電聲器)是不行的,還必須把它恢復成原來的音頻信號,這種還原電路稱為解調,把解調的音頻信號送到耳機,就可以收到廣播。 上面所講的是最簡單收音機稱為直接檢波機,但從接收天線得到的高頻天線電信號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檢波器不太合適,最好在選擇電路和檢波器之間插入一個高頻放大器,把高頻信號放大。即使已經增加高頻放大器,檢波輸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幾毫瓦,用耳機聽還可以,但要用揚聲器就嫌太小,因此在檢波輸出后增加音頻放大器來推動揚聲器。 高放式收音機比直接檢波式收音機靈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選擇性還較差,調諧也比較復雜。把從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放大幾百甚至幾萬倍,一般要有幾級的高頻放大,每一級電路都有一個諧振回路,當被接收的頻率改變時,諧振電路都要重新調整,而且每次調整后的選擇性和通帶很難保證完全一樣,為了克服這些...
發布時間:
2016
-
07
-
18
瀏覽次數:2694
中波 中波的傳播主要受電離層的影響,夜間收到的中波電臺會比白天多。這是由于電離層導電性能在白天和夜間的不同變化引起的。白天,由于陽光照射,電離層密度增大,導電性能增強,對電波的吸收也大,中波很大一部分被吸收,傳播得不遠;夜間時,大氣不受太陽照射,電離層導電性能大大減弱,中波就可以通過天波途徑,傳送到很遠的地方。因此收聽中波電臺最好選擇在夜間。 短波 中波廣播從電臺的發射天線到收音機的接收,其距離一般在直徑幾百公里以內,而且中波波長比較長,不容易受到建筑物等障礙的影響。而短波發射臺到接收機的距離往往數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電臺的發射天線也存在一定的方向和仰角,它在傳播過程中,容易受到大氣層及阻擋物的影響。 您居住的地方如果是鋼筋結構的大樓或周圍有高層建筑時,廣播信號被屏蔽掉一部分,室內的訊號會比室外微弱很多,因此最理想的收聽短波方式是:在室外以收音機的拉桿天線收聽;在室外時,或者在靠近窗口的地方使用收音機,或者使用室外天線來改善接收效果。 調頻 功率強大的VHF電視廣播和BB機發射臺的電波,會干擾到調頻接收,另外,頻率相鄰、發射功率強大的幾個調頻電臺也會互相干擾。因此,接收到強烈干擾信號時,請縮短拉桿天線,改變天線方向,變換收聽位置,盡量減輕干擾程度。 另外,電視機、日光燈、可控硅調光臺燈、計算機、汽車發動機、電動馬達等電器設備以及其他任何信號發射臺也會對收音機的信號接收產生一定的干...
發布時間:
2016
-
07
-
18
瀏覽次數:2779
調幅制無線電廣播分為長波、中波和短波三個大波段,分別由相應波段的無線電波傳送信號。我國只有中波和短波兩個大波段的無線電廣播。中波廣播使用的頻段大致為550kHz-1600kHz,主要靠地波傳播,也伴有部分天波;短波廣播使用的頻段約為2MHz-24MHz,主要靠天波傳播,近距離內伴有地波。 調頻制無線電廣播多用超短波(甚高頻)無線電波傳送信號,使用頻率約為88MHz-108MHz,主要靠空間波傳送信號。 目前,地面的廣播電視分做VHF(甚高頻或稱米波)和UHF(特高頻或稱分米波)兩個頻段。在我國,VHF頻段電視使用的頻率范圍是48.5MHz-3MHz,劃分成1-12頻道,UHF頻段使用的頻率范圍是470MHz-956MHz,劃分成:3-68頻道。它們基本上都是靠空間波傳播的。國際上規定的衛星廣播電視有6個頻段,主要頻段是12kMHz,也是靠空間傳播。
發布時間:
2016
-
07
-
18
瀏覽次數:2244
插件——焊接——剪腳——補焊——半成品調試和檢驗——成品組裝——測試和檢驗——包裝——檢驗合格——入庫
發布時間:
2016
-
07
-
18
瀏覽次數:3261
無線電,是無線電技術的簡稱,是一門專門研究利用無線電波傳送各種信息的技術學科。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電現象和磁現象。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發明了司南。而人類對于電和磁的真正認識和廣泛應用、迄今還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在第一次產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許多科學家對電和磁現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取得了重大進展。人們發現帶電的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與磁學現象有類似之處。 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在總結前人對于電磁現象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后人所稱的“庫侖定律”,使電學與磁學現象得到了統一。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研制出化學電池,用人工方法獲得了連續電池,為后人對電和磁關系的研究創造了重要條件。 1822年,英國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證明了“磁”可以產生“電”,這就為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原理奠定了基礎。 科學家們在這段時間里所作的對電磁學基本規律的研究,為后來無線電的誕生起到了重要的孕育作用。電磁學的發展,首先引起了通信方式的變革。 1837年美國畫家莫爾斯在前人的基礎上設計出比較實用的、用電碼傳送信息的電報機,之后,又在華盛頓與巴爾的摩城之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線路。 1876年,美國的貝爾發明了電話,實現了人類最早的模擬通信。 1880年以后,用有線電報和有線電話來傳送信息已開始得到應用,人類進入了有線電通信時代。...
發布時間:
2013
-
11
-
29
瀏覽次數:2567